策利配资
来源:CFC商品策略研究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陈家谊
研究助理 |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发展部 郝鸿飞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5年5月6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策利配资,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自去年上半年开始,ICE美棉价格逐渐步入下行通道,尤其最近特朗普开启关税战后,主力07合约更是最低探至62.05美分/磅,但最近又反弹至70美分附近。那么经过了一年的下行,美棉价格跌到位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近一年美棉为何下跌。综合起来,无非三点原因:1.供应过剩;2.需求疲软;3.宏观冲击。根据今年四月USDA发布的棉花供需预测来看,2024/25年度全球棉花库存较上一年度累库111万吨,美国较上一年度累库40万吨。累库原因一方面是以美国、巴西、中国为首的全球主要棉花生产国在本年度增产较大,另外需求方面受全球经济下行影响增速放缓。而从2025年开始,特朗普上台后有为宏观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中美互加关税对于美棉出口形成新的利空,进而继续棉价的探底进程。
最近,美棉方面似乎出现了一些变化。首先,对于供应过剩的问题,新年度有望缓解。自今年年初开始Cobank、NCC、USDA等机构先后发布了美棉种植意向报告,都不同程度地指向美棉种植意向的降低,主要因棉价下跌所致。以USDA今年3月底的数据为例,2025年棉花种植面积估计为987万英亩,比去年减少12%。陆地种植面积估计为971万英亩,比2024年减少12%。美国皮马地区估计为15.7万英亩,比2024年下降24%。这或暗示着市场在发生供需的自我调节,美棉供应端的压力在逐渐减轻。五月USDA即将首次发布2025/26全球棉花供需预测,届时可继续跟踪观察。
其次,特朗普发起关税战之后,中国对等对美棉进口加征关税,导致美棉已基本被挡在中国国门之外,中国是上一年度美棉的最大买家,那么中国采购的暂停,导致市场对于美棉需求产生担忧,这进一步推动棉价探底。但从最近的美棉出口周报数据来看,美棉的这一需求缺口似乎正在被其他棉纺织品生产国的采购所替代,美棉的出口韧性仍然较强。
据USDA数据,截至4月24日当周,2024/25年度中国累积采购16.7万吨美棉,较上一年度降低84%。于此同时策利配资,越南采购58.8万吨美棉,较上年度增加122%;土耳其采购35.9万吨美棉,较上年度增加101%;巴基斯坦采购51.7万吨美棉,较上年度增加47%;印度采购美棉12.1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45%。无论预期如何,全球市场对于美棉的采购是实实在在的。
由此来看,市场对宏观经济冲击和终端需求疲软的忧虑仍然存在,但就当下而言,情况似乎并没有那么糟糕。
从美棉基金持仓数据也能看出,其继续做空棉价的意愿似乎在逐渐降低:CFTC公布的基金持仓报告显示,截至4月29日,ICE棉花期货市场非商业性期货加期权持仓净多单-15996张,较前一周增加13260张;仅期货非商业性持仓净多单-11738张,增加13340张;商品指数基金净多单57328张,减少2597张。
当然,基本面是不断变化的,对于未来的预期也是需要在时间的推进中不断验证,虽然美棉价格阶段性得到了支撑,但这并不代表大的上涨行情就要来临,仍然要等待未来市场在变化中逐渐印证。随着市场越发有效,价格发现的效率也在与日俱增。因此,曾经对于信息差博弈的范式逐渐被预期差博弈所取代。无论论证多么美好,逻辑多么无懈可击,这一切都有可能在次日的清晨被特朗普的一封twitter打破。
最后简单聊一下其对郑棉的影响,因中美关税博弈令我国对美棉进口暂停,同时进口配额发放较少,最终使得郑棉与ICE美棉价格之间的联动逐渐减弱。我国缺失的对美棉进口份额将由澳棉、巴西棉填补,全球贸易流向逐渐重构。而站在我国自身棉纺织市场的角度来看,市场压力依然明显。因目标价格补贴的存在,新疆新季种植面积不会因棉价下跌而出现大幅度减少。
根据BCO数据,截至4月初全国种植意向面积小幅增加1%左右。截至4月底,新疆新棉播种已基本结束,总体播种较为顺利,虽局部因天气扰动有补种情况,但对整体影响不大。全疆出苗率已过半,其中南疆因气温偏暖,播种和出苗进度都更快。
而终端出口受到关税摩擦影响或有一定收缩,行业利润持续压缩。今年五一节期间下游停产放假企业数量增加,原料采购意愿并不强烈。按需采购之下,棉价难有明显的上行驱动。当前,随着本年度棉花加工基本结束,迎来纯消费季,商业库存数据偏高,但因部分库存成本较高,货主低价出售意愿低,实际能够流通库存有限,供应端的压力进一步减弱。同时关税摩擦和进口配额收紧,带来供应端的阶段性缩量,短期供需双弱。
因此在此时间节点,需求端的问题固然凸显,但短期来看,在未出现新的突发风险事件前提下,下方空间或已经不大。而源于特朗普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来自宏观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的风险偏好偏低,在基本面未发生根本性扭转前,郑棉价格或仍维持低位震荡走势。但中长期来看,产业面临的压力仍然明显。随着新棉种植的开启,市场目光向新棉种植、宏观经济变动以及政策变化转移。
分析师:陈家谊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9860
联系人:郝鸿飞
期货从业信息:F03129492
新浪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责任编辑:赵思远 策利配资
十大配资平台app下载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